按摩手法的補瀉的按摩療法

2010052210:58

常去經絡推拿,發現大多不懂補瀉之道,也不知運用之術.日積月累未見其功,徒費金錢.

茲將蒐集之資料,登載於此,供如我同好,被按摩時可有此常識,與推拿師互研.

按摩手法的補瀉的按摩療法

按摩的補瀉關係是根據患者體質的強弱、病情的虛實、年齡的小以及臟腑機能的盛衰來決定的般來說,年老體弱、病虛證者,治療手法應用補法;年輕體壯,病為實證者,治療手法應用瀉法。對於某些骨傷科疾病及與臟腑虛實關係較小者,則採用平補平瀉的手法。

1.經絡循行:順經絡循行方向的按摩手法為補,逆經絡循行方向的按摩手法為瀉。

2.刺激強度:輕刺激手法為補,重刺激手法為瀉。

3.血流方向:向心性的手法為補,離心性的手法為瀉。

4.手法的頻率:頻率慢的手法為補,頻率快的手法為瀉。

5.手法的旋轉方向:順時針方向的手法為補,逆時針方向的手法為瀉。

參考:http://tw.myblog.yahoo.com/blueblueofstars/article?mid=285&prev=286&next=284

病有虛實之別。推拿,作為一種治療手段亦當以虛實而論。本文擬從不同角度闡述推拿手法的補瀉作用,以期正確運用於推拿臨床治療。

 

《內經》云:"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補,即補人體正氣之不足;瀉,即瀉邪氣之有餘。推拿的補瀉,是指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醫者運用一定的手法,以一定的力量、幅度、方向,在一定的部位、穴位(線),加以一定的時間,使機體發生一定的變化,以影響神經的傳導,改變人體的神經及神經體液調節作用,從而達到促進某一臟腑功能或抑制某一臟腑功能的作用。

 

  影響推拿補瀉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現就其中的一些因素進行闡述。

1 三因原則

  推拿手法"補瀉"作用於人體,從而產生補虛、瀉實、清熱、散寒、祛瘀、消積、溫通、發汗等作用,須結合具體情形辯證施治,宜掌握因地、因時、因人制宜原則。

 

1.1 因地制宜   北方人腠理因密,皮膚粗糙,身體多強壯;南方人腠理疏鬆,肌膚潤澤柔細。故針對生活起居環境差異,施術物件的補瀉形式有別。

 

1.2 因時制宜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是云天人相應,人體內外環境相通。故推拿治療因時令季節之別,補瀉作用形式有異。

 

1.3 因人制宜  患者稟賦、營養、臟腑功能、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差別,耐常駐程度、病情變化、心理狀況等諸多因素皆影響手法補瀉。

 

2 推拿補瀉與力的作用

 

2.1 施力大小 歷代推拿醫家認為,重刺激為瀉,輕刺激為補。但這種手法刺激強度差異所致的補瀉作用,其補瀉的壓力分界量,是隨各人的體質以及不同部位接受刺激的閾值而異。在臨床上則以患者所感受較強的酸痛感和麻脹感作分界量,且只屬於相對量。而這僅僅是一個近似值。

 

2.2 施力方向

 

2.2.1 直線推拿 一般來講,常以氣血運行方向考慮。向心性手法多為補,反之為瀉。

 

2.2.2 弧線推拿 順時針方向手法操作為瀉,逆時針方向手法操作為補。

 

2.3 力的作用點(線、面) 施力部位、作用面積的大小影響著手法補瀉作用。施力面小,則手法作用較集中,易於滲透,刺激度則相對為強。反之,則刺激度相對為弱。

 

3 體位

 

3.1 醫者體位  手法操作宜多用巧勁滲透,切忌施用暴力。今在臨床治療中,一些推拿醫師片面強調有力,不求剛柔相濟,實為一大錯誤。

  某中醫學院教師在其論文中說明推拿專業應取"孔武有力"之輩。筆者認為,醫者當在堅持練功的基礎上,臨床借重力,按手法需要配合一定的步態、姿勢,全神貫注,法從心出,手隨意動。

 

3.2 患者體位  患者以一定的體位配合施治,從而體現補瀉,取得更佳療效。如楊天鵬教授獨創"外牽引力""內牽引力"學說,利用病人自重及體位改變;地心引力與病人自增腹內壓相拮抗,醫者施以一定手法巧行補瀉之功,收到良效。

 

4 施術頻率

  從手法頻率快慢而言,操作頻率快則為"",慢則為"",是謂"急摩為瀉,緩摩為補"

 

5 循經補瀉與穴位(線)推拿

 

5.1 循經補瀉  循經推拿有得氣感強和便於尋找反應點兩大優點,得氣感愈強則療效愈佳。從手法補瀉角度而言,基於經絡循行方向,順經絡循行方向部位的手法操作為"",逆經為""。是謂"順經為補,逆經為瀉"

 

5.2 穴位(線)推拿 穴位(線)療法以衝擊性的脈部力作用於特定的部位,勁力峻猛。常以三快二慢、三虛二實的速度、強度節律性地進行一組單脈衝點法。而這裏所言補瀉則涉及到穴位(線)自身特性及用力強度。

 

6 手法操作、穴位(線)特性

 

6.1 手法操作特性 不同手法本身具有特異的補瀉作用。如偏峰推、揉、摩、托、搓、搖抖等手法操作偏補:點、按、掐、扳、踩蹺、指端推、拿、抓等推拿手法偏瀉;一些手法則屬平補平瀉。

 

6.2 穴位(線)特性 脾俞、胃俞、氣海、關元、足三里、二人上馬穴偏於""(《小兒推拿廣意》:二人上馬,掐之蘇胃氣、起沈屙);大椎、曲池、人中、十宣、六腑等穴偏於""

 

7 推拿補瀉與臨床應用

  推拿手法的補瀉作用並非一成不變,具有相對性、靈活性,多種因素的影響常導致同一手法、同一強度、頻率、方向,反因物件差異(或為實體差異,或為時間差異等)所體現的補瀉作用截然不同。這就要求推拿醫師靈活對待處理。沈氏結合臨床將瀉分為三類,同時認為補瀉應以穴位為準而結合循經;謬氏認為操作宜以"輕——重——輕"之規律;鄒氏認為手法宜交替更換。筆者認為手法不宜改變太快,應有一定的持久性,才能達到治療目的。施術部位宜廣泛多變,手法施工力宜時大時小,施術速度宜時快時慢,補瀉交作。

 

  推拿手法作用,不外兩個效果,即靜力效果與動力效果。而臨床中由於施術者、受術者的差異,手法難以規範,自成體系,自成淵源,但無疑都要求"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重而不滯,輕而不浮"。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是其關鍵。

 

結語:推拿手法補瀉具有相對性,推拿醫學欲提高臨床療效,須在補瀉"絕對原則"基礎上,靈活運用相對原則,從而推動推拿醫學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http://www.aptcm.com/aptcm/21.nsf/ByUNID/31B9DACC5C5B207848256B650026C62C?open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