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輩中人一書,讀後節錄,略述所感

2023082623:10

我輩中人一書,讀後節錄,略述所感

 

張曼娟以流暢的文筆,娓娓道出中年人的心境,尤其是在照顧老輩時刻的心情。描述寫實,品讀會心處,端在默識。

她對中年的自我期許,”年過半百,中途而已”,擁有篤定與自信,不失赤子之心的大人,且依然充滿好奇,懷抱夢想。

書後有些話可作為此書之要目:

中年是家庭的承擔者;中年是老年的起點;

中年有覺醒的力量;中年之愛閃亮激昂;

通達,自由,自在;走向渡口,尋找一條船,能穿越歲月的湍急洪流,

成為真正的”大人”(自主,不必委屈求全,不在意他人眼光,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中年,是歲月的累積;

大人卻是人生的修為。

 

書目次分自序及三段。

以第一段~通往大人的路,文句最長 (16篇122頁);敘述作者認為中年人應有的心態。大多以人事情時地所發生的情節,來闡述我輩中人的情義與行止。

如她所說:許多細微之處,無法看得清楚,心靈卻更為通透,許多事,不必看也了然。

到此階段,不再用視覺去認識世界,而是用覺察與經驗去理解世界,同理他人。

第二段~照顧著老去的父母,才真正理解人生。(5篇64頁)

明白獨力照顧是作者的天命。努力學習,體認永遠無法做到最好,但能走到這裡已經很棒了。

努力就不要愧疚”,是照顧者的自我心靈解脫,”照顧者的孤絕感”,如同一種宿命。”好累”,是共同的心聲。

於是感受到關懷,甚至實質的幫忙。作者認為是照顧者最需要的情感。對她而言,這才是照顧者的福報。

她如實的說;照顧老父母非如照顧小孩。後者是在父母的秩序下過生活,前者仍然在父母的意志下過生活。

所以明知有種種偏執,不合理。卻只能順從,說服或妥協。許多負面情緒與深深的疲憊感,如此產生。

她下個結語:兩者差異,照顧小孩是有未來,有期待;照顧父母,擁有的只是此刻,只有今天。

作者以自己經歷,結合他人的經驗,在送行的最後一里路,她覺得不是輸了,而是光榮的放手。是一場沒有遺憾的相伴,是圓滿。

第三段中年人愛讀書。(兩篇31頁)

作者藉由博覽群書,尤其是唐詩中,她體悟"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中年人應是自由自在的過活。

更以金瓶梅,紅樓夢。這在世俗眼光中的情色文學中,拈出不同角度的思路,闡揚愛的真諦,紅樓夢賈與林的愛情,既壓抑又天真,出自肺腑。而金瓶梅,世間人物應對的心機,世情和世故。最令人著迷。

兩人解衣上床,一夜無話”;沒有纏綿旖旎風光的描述,讓作者震撼。

"一夜無話”。極具想像力。如同漢朝張敞所言”閨房之樂。豈止畫眉?”令人莞爾!!

亦如在第一段裡。養貓心得。有長板與短版,朋友問短版,作者對她說:”妙嗚”。頗富饒趣。

佛教禪宗也常以艷詩。表現開悟狀態。如” 金鴨香消錦繡幃,笙歌叢裡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 ──宋圜悟克勤”

 

文末,作者以愛都是生命最貴重的價值,不要輕易放棄愛,愛可以使我們更擁有人性。作為此書~我輩中人的結語。

 

我輩中人。個中滋味。豈是長句短言可表。感恩友人,中午烈陽高照時。專程送來此書。期盼書中所述。照顧者的心境轉折。讓同樣正在照顧右瘓半身不遂,無法復健的老媽。讓我讀後能有受灌頂沖涼之益。平復熱腦煩憂之心。

 

書中作者警語佳句不少,唯有親讀。找出共鳴。才有會心激盪。我2005年看過海水正藍。事隔多年再見我輩中人。歲月的歷練。文風丕變。敘情寫實。真是轉大人了!!

 

讀後囈語:已度過“千帆過盡皆不是”。如今正處於"輕舟已過萬重山”。來日朝”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