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網路上蒐尋來的.恰巧我家也有這部族譜.
轉載做為開場白.
安與金門的趙姓
二零零五年七月三十日,我與同安佛嶺郡馬府葉氏宗親會會長葉明哲老師在五顯鎮布塘村委會趙厝村發現一部︽大同天源趙氏續譜︾(亦稱︽銀同趙氏續譜︾,以下簡稱「續譜」)。
這是康熙四十年(一七零一年)魏王二十四世孫趙時長重修的手抄本(魏王十二世嗣椿,十六世普賜、十八世廷璽先後纂修),可惜已殘缺不全,但現存一百七十多頁的資料從中仍可獲得不少自宋至清古同安的社會信息。
一、宋太祖皇弟魏王玄孫入住同安
趙氏家族傳至太祖已是第五代,四世宣祖趙弘殷就是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生有五個兒子:長曹王匡濟、次太祖匡胤、三太宗匡義、四魏王匡美、五岐王匡贊。曹王、岐王早逝無嗣,次子趙匡胤於九六零年建立趙宋王朝,是為宋太祖;三子趙匡義於九七六年繼位,是為宋太宗。四子趙匡美(九四七─九八四)沒有當上皇帝,但在兩位皇兄禪位時先後賜名光美、廷美、被封為魏王,雖然生年祗有三十八歲,但卻育有十子八女。
靖康(一一二六年)之後,高宗南渡,管理皇家事務機構的南外宗正司也由鎮江移到泉州(址在今舊館驛),泉州成為閩南趙氏皇族活動的中心。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第五代孫趙子鏐(任福建都轉運使)也由南京外正司遷入泉州,所以︽南外天源趙氏族譜︾說「泉之有趙自子鏐、子侁始也」,時在建炎年間(即一一二七─一一三零)。但同安趙氏的入住時間比他們還早十多年。魏王趙匡美的玄孫趙叔霦(一零六九─一一二七)字汝嘉,初授左殿班直,崇寧三年(一一零四年)轉建州觀察使知南外宗正事,越二年又轉建軍節度使,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年)春遂請太平興國祠祿來居同安。趙叔霦來同安時,同安尚未建築縣城(銀城於一一四五年創築),他便「置城於銅魚溪(即東溪)之東東嶽廟之下曰(天興)。
天興寺在現在的同安縣城南門外嶽口村。據明代「理學名宦」林希元︽鳳山得地記︾載,「此寺(指天興寺)建於楊隋,初名天興,為縣官歲時祝聖之所。至南唐,改為鹿苑。宋季毀於兵,元重建,復舊名。」趙叔霦在天興寺建造王城,「元兵南下,遂以王城為鹿苑寺,使僧主之」。由上可見,一二七六年元兵入泉後,天興寺的趙王府復名為鹿苑寺,但終逃不出毀滅的命運,據魏王二十一世孫趙彥辟(字允遴,任將樂訓導)記述,清代天興寺一帶還有石門,「是為古咸安郡王天興城門,父老能言之矣」。趙叔霦卒後贈少師咸安郡王,原配黃氏封和義夫人,有子三人(即應之、貴之、政之)。民國版︽同安縣志︾記載:「咸安郡王趙叔霦墓在龍湫後壟山」(今屬洪塘鎮東宅村)。原來的墓埕寬闊,墓前有石馬和石將軍,文化大革命期間廢墓種果。一九八三年五月我在普查文物時,發現兩尊石將軍,一九八六年九月又把它徵集到孔廟陳列保護,終使同安博物館有了趙宋皇族的文物。
二、同安趙氏是魏王一脈相傳
南宋是泉州趙氏的鼎盛時期。據泉州太守真德秀︽真西山文集︾記載,在泉州的皇室宗子「嘉定年間(一二零八─一二二四)居院者一千四百二十七人,外居八百八十七人」,晉江安海、青陽,惠安輞川、黃塘,南安水頭、詩山等地至今還有太祖的苗裔。同安宋代有多少趙姓人口未詳,魏王九世孫趙同夫(一一九三─一二五八)字太敬,南渡時授文林郎來同安任縣令,以功遷平海軍承宣使知南外宗正,其子時王虞為鄆州(今山東東平縣)司理(掌獄訟之官),其孫若祖則是池州府通判。經查︽同安縣志︾,南宋紹熙至嘉定間(一一九零─一二二四),還有趙崇璋和趙崇貴(太宗十世孫)、趙與諫(太祖十一世孫)等皇室子弟來任同安縣令,可見同安當時的趙姓是「樹高影大」。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年)十一月元兵入泉,泉州招撫使蒲壽庚降元,「殺宋宗室及士大夫三千餘人」(︽永春雲台趙氏族譜︾載五千餘人),同安的趙氏同樣經歷了國破家亡的劫難。天興趙王府被毀,與趙室有姻親關係的南陽郡馬府也被付之一炬,葉氏族人祇好「四散逃難,分流僻處」。魏王十一世孫若祖為池州府通判,因遊宦在外倖免,其遺腹子嗣椿少孤隨母姓黃,得以延續皇家血統。到了明初,洪武皇帝詔令前代宋室復姓,故避隱漳浦湖西閩沖郡王趙若和(魏王十一世孫)的裔孫黃惠官和同安趙若祖的裔孫黃生賜(字普賜,永樂二十一年授中書舍人)均恢復趙姓,同安的趙姓也步入復興時期。魏王十五世孫光懋(一三七九─一四三三)遷回嶽口,光璘遷居同禾里六都石橋(今布塘趙厝),光惠(謚八宮使)自天興徙居西溪(即溪頭,在陽翟村東,已廢),分別為岳口、石橋、西溪始祖。西溪派代有才人,趙有開(魏王二十世孫)是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年)武進士,是古同安有科舉以來第二位武進士(首位武進士是金門城村人邵應魁),任泉州衛所鎮撫,歷烽火寨把總,封昭勇將軍。趙有開之子趙仕隆是萬曆七年(一五七九年)舉人,授湖廣柳州知州和直隸真定府定州知州。父為武進士,子是文舉人,這在同安科舉史上所見不多。明代史學家何喬遠(晉江人)有詩云:「宋家南渡刺桐新,鳳凰琢上臥麒麟。至今十萬編戶滿,猶有當年龍種人。」明代趙氏盛況可見一斑。及至清代,同安趙氏仍興盛不衰。趙全斌(字彥梅,魏王二十二世孫)於順治十七年中式武舉人,任江南金山衛領運千總。趙世芳由溪頭移居廈門城,任海壇左營守備,嘉慶十四年隨提督王得祿追蔡牽(同安西浦人)於浙江黑水洋。根據續譜記載,原同安境內的灌口楊卿、龍湫陳倉、新墟施宅、陽翟壁角、天馬頂林及洪塘、蔡宅、錫頭、東橋等地都有趙氏居民。現在馬巷趙厝全為方姓村民,祇有布塘趙厝有一百多個趙氏村民,而且於二零零三年十二月修復「趙府祠堂」,是目前同安地區趙氏集中的聚居村落。
趙氏堂號「夾馬」,因宋太祖趙匡胤於後唐天成二年(九二七年)二月十五日生於洛陽夾馬營中而名。
太祖,太宗、魏王三派的王牌各不相同。三派玉牒都是十四字,宋太祖親寫御書並立遺囑:「吾族無親疏,世世為緦」。魏王派十四字是: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次、古、光。十四字用完又從頭重復。同安自十五世光懋、光惠而下又取生,玄、廷、輔、文,國為字行(即十六至二十一世),自二十二世「彥」字輩又接舊玉牒遞傳,至今一零三五年歷三十七代。
三、同安佛嶺葉益之妻也是魏王裔孫
同安佛嶺葉氏八世祖葉益(一二三零─一三一三)字深叟,因娶宋室皇家之女被封為「郡馬」,成為葉氏家族及地方民間一樁美談。至今郡馬府太子亭有聯曰:宋室郡馬府,明朝宰相家,上聯指「聯姻宋室」一事,下聯指萬曆年間宰相葉向高(佛岭葉氏二十世孫)。依宋例,皇帝及諸親王姐妹稱郡主,郡主丈夫稱郡馬。續譜記載,趙同夫「子一人時王虞,女環娘適同邑佛嶺坊民葉益,奏封郡馬縣主。趙與葉世親以環娘顯,至今同邑侈談之。」趙時王虞(一二一三─一二七二)字從政,以功蔭拜鄆州司理。依據葉益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年)為其父親葉鎮(字伯原)所作︽新塘舖墓誌銘︾記載:「男(指葉益自己)娶前安涯軍(應是「鄆」字之誤)州司理趙從政之妹」,可見續譜與誌銘記載吻合。也就是說,趙同夫二十歲生子時王虞,三十一歲生女環娘,縣趙環娘是任同安知縣趙同夫之女,任鄆州司理趙從政之妹,避居漳浦湖西趙若和之堂姑,是魏王趙匡美第十世孫。趙、葉如何締結秦晉沒有資料記載,民間說是環娘女結彩樓把繡球拋給「黑龍抱柱」的葉家子,這可能是劉月娥拋繡球給呂蒙正,黃碧琚丟手帕荔枝與陳伯卿之類故事的嫁接,祇能作為飯後談資。但我們可以想像:趙氏家族居天興寺,葉氏唐初就定居嶺下佛光院,兩個家族算是鄰居,自古王孫王女「飛入尋常百姓家」也是常有的事。天興寺的趙府王城元初已廢,明林希元於舊址建宅,明成化舉人洪敏(金門鳳山西洪人)也在那裡建造「鳳山鍾秀」石牌坊,現在祇有「天興池」供人憑弔。而南陽郡馬府(也是佛嶺葉氏大宗祠)前進的太子亭,卻能引人思發「皇恩」之幽情。這「太子亭」並非今人所造,明代葉向高撰作︽嶺下祠堂基址圖記︾就有「前蓋太子亭,門用三川,屋掛獨角犀,嚴然王者家」的記載。據傳,宋度宗趙基當太子時,曾到同安探望姑母環娘,見其居室簡陋,回奏理宗皇帝,即詔有司於淳佑八年(一二四八年)興建郡馬府,並於前進屋頂建造重檐六脊琉璃宮式建築,紀念太子省親盛事。後來繼位的宋度宗趙基是太祖十一世孫,理宗的弟弟;環娘是魏王十世孫,也就是理宗、度宗的堂姑。宋末兩位幼帝趙日正和趙昺都是度宗的庶子,趙日正(一二六八─一二七八)生母楊淑妃,國舅楊亮節是金門官澳楊氏開基祖。趙昺是度宗末子,生母俞修容,一二七九年二月六日陸秀夫抱他在廣東新會崖山跳海,年僅十歲。我真懷疑,二位幼主南逃經過同安(包括今天的金門、廈門、集美、翔安等地)留有那麼多的「聖蹟」和傳說,是否和他們的姑婆環娘有關係?
四、明初魏王裔孫移居浯洲
金門(原名浯洲)原屬同安縣轄地,居民互遷之事譜牒屢有記敘。關於金門的趙姓,民國八十年增修的︽金門縣志︾也說他們是有著皇族血統的宋代宗室,還說「明初有趙孝成者遷浯,卜居浦邊,至明末葉興衍成族」。據續譜記,石橋始祖趙光璘季子德和(一四零一─一四五二)字孝成,有文學,遊於浯洲為顏家招贅,就後住家成業」。由此可見,同安趙姓於明代永樂年間就入居浯洲,而此時賢聚(原名顏厝)的顏姓又徙居同安前街,說明兩地居民互遷是平常事。趙孝成是魏王十六世孫,卒葬加同溝,有子承宣(字文猷)在金門蕃衍。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年)趙維藩(號斗南)還中了舉人並任清流知縣。魏王十九世孫輔佾,原住同安澳頭,後來也移居金門,住在金門溪邊鄉還有二十四世的趙時卿。住在同安二十四世的趙時賞和二十六世的趙禮甚至移居台灣(據︽同安台灣關係志)載,明末清初同安趙氏開台祖還有澎湖湖西的趙伯占,彰化鹿港的趙師淵,台北八里的趙應俊,屏東、花蓮的趙孟高等)。清代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龍湫慈氏院趙王墓整修時,金門趙氏宗親靜夫,時溥叔侄渡海前來襄理,可見同安、金門兩地趙氏宗親來往密切。
續譜的發現,不好說是填補了同安趙姓的空白,但起碼也是彌足珍貴。其中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內容,如宋末元初閩南的動蕩社會,富有傳統文化內涵的趙氏家范,移居海內外的趙氏「三胞」等,都是可供有志人士研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