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Re:破解宋太祖太宗授受之謎:燭影斧聲及金匱之盟(1)* 解讀宋初疑案“斧聲燭影”--宋太宗趙光義之得國不正

2010070717:48

Re:破解宋太祖太宗授受之謎:燭影斧聲及金匱之盟(1)

 * 解讀宋初疑案“斧聲燭影”--宋太宗趙光義之得國不正 作者:溫相

作者:溫相 中國軍事同盟版權所有 轉載請注明

 

宋太宗趙光義之所以被後代稱為得國不正,還是有一定原因的,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說不清這個斧聲燭影的背景。

 

因果有時候是以結果來定論原因的。比如說趙光義做了皇帝之後的幾件大事就很不讓後人理解。第一個是宋太祖的最後一位皇后宋氏病故之死,諡為孝章皇后,但是,這個皇后的靈柩就被停放到燕國長公主那裏,大臣也不按照對待皇后的規矩來成服治喪,當年趙匡胤死後,趙光義親口對宋皇后說共保富貴,這時候卻是不見了。大臣王禹偁就在背後說:“後嘗母信儀天下,當遵用舊禮。”結果,王“坐謗訕,罷為工部郎中、知滁州”。(《宋史·王禹偁傳》)如果說趙光義嫉恨當初宋後不召自己反而去找德芳的緣故如此辦理勉強說的通的話,那麼宋後當時為什麼不去找光義,而是去找德芳,德芳比較德昭還要年幼,況且也不是宋後德親生兒子,雖說是她撫養的,如果太祖真的有遺詔宣召光義的話,宋後一個女流怎麼敢私自作出決定,而光義又怎麼會說出共保富貴的話呢?還有一件小事就是趙光義即位之後,一度把宋太祖的兒子德昭、德芳以及幾位侄女一律稱作皇子、皇女,趙匡胤弟兄的下一代,名字中間統一有個德字,然而到了太平興國八年,趙光義這一支下屬的皇子一律改名叫元×,而太祖趙匡胤的兒子和齊王廷美的兒子仍舊叫德×,唯一可以解釋得過去的理由是這時候德昭、德芳和廷美或者亡故,或者被囚,而光義的皇帝做到這時候已經比較穩固了,不需要繼續敷衍弟弟和侄子們了。

 

德芳的後代從守、世兩代之後都越來越衰微了,到了南宋更是不堪。後人說太祖的後裔枝葉飄零不是沒有道理的。德昭死于太宗光義的呵斥,死後先是追諡魏王,以後改為燕王。魏是大郡,而且也在宋的治下,而燕則是在北人的手中,雖說是追封,但是,這個改動背後的喻意顯然不是一般泛泛的改變。

 

第二個是當內侍王繼恩去找光義的時候,晉王的親信左壓衙程德玄正在門口等候,顯然是有所準備的,而光義居然說:“吾當與家人議之。”久不出。王繼恩這時候居然大叫道:“事久,將為他人有矣。”到了大內之後,王繼恩還想著通報一聲,程德玄乾脆的很,他說:“便應直前,何待之有!”光義就此進去,定了大事。而此前,也就是趙匡胤死前的晚上“帝召晉王入對,夜分乃退。”那麼,既然在此前皇帝已然召見過光義,而且,那時候太祖趙匡胤已經患病,而光義的接班人地位如果早就簡在帝心的話,皇帝不會沒有囑咐的,而光義當時得到王繼恩的消息之後也不會那麼慌張,王繼恩更不會說事久就被人搶了的話。這是《續資治通鑒》卷八中記載的事情。到了《宋史·程德玄傳》時就可以看到是說王繼恩帶著皇帝的遺詔來的,這顯然是宋史作者的漏洞,就在北宋期間司馬光的《涑水紀聞》中也只說王繼恩自己決定去找晉王的,不提什麼遺詔。假如真有遺詔的話,司馬光這樣地位的人物不會不知道,也不會不為光義宣傳的。

 

然而,上述事情還是發生在太祖宣召光義之後的,而在後來考證者看來也有不合情理的地方,於是,就有了斧聲燭影的傳聞出來。說是光義害死乃兄奪位屬於得國不正。姑且不論光義殺沒殺他的老兄,單是光義的地位來得還是不那麼光明正大。最初,宋太祖一直不願意定都開封,準備選擇洛陽和長安,反對最為堅決的就是光義,光義表面上拿出的理由是天下在德不在險。實際上,光義盤踞開封已經十五年了,一旦遷都,勢力受到最大損失的顯然是他趙光義。有人說開封尹自從五代以來就是皇儲的別稱,這是極言之,而不是實際情況或者說不是全部內容,按照《舊五代史·少帝紀》中記載,石敬瑭的兒子石重貴做皇帝時就提拔過華州刺史趙瑩為開

     * 封尹,宋代開國之後仿照五代一些舊制,但是,光義就任開封尹之後得以兼任中書令後才班列宰相之上的,而不是做了開封尹就是成為潛在的皇儲。宋真宗做皇太子之前也做過開封尹,但是,這離皇太子還有一段距離,在開封尹之後,真宗被立為皇太子。由此可見,開封尹是通向皇儲寶座的第一號公路,但是,不能簡單的說開封尹就是皇儲的別名。(石重貴的弟弟石重睿就是從開封尹的位置被調離的)後來,廷美兼任開封尹,他犯錯被囚,如果開封尹真的是皇儲的別名的話,那就等於說廷美事件是易儲的頭等大事,大臣們肯定不會那麼輕鬆的看待。然則這件事驚動的並不很大,由此看來,開封尹重要重要矣,可是,一定把它和皇儲劃上絕對的等號還是牽強。

 

《宋史·田重進傳》中記載,田重進本人曾經做過宋太祖的侍衛步軍頭領之一,光義就想結好他,派人送去酒菜,可是,田並不接受,來人對他說這是晉王送的,可是,田重進說,我只知道天子而不知道晉王。假如光義的 儲 君的地位已經明確的話,田重進就算不接受也不會說出這樣的硬話來。而光義拉攏太祖身邊的侍衛人員的用處于此也可見一斑。

 

還有一件事也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光義立趙恒為太子之後,趙恒(宋真宗)到了街上被百姓看到,百姓齊呼少年天子,而傳到光義的耳朵裏,光義大為不滿甚至說百姓準備把我置之于何地啊,幸虧寇准這時挽救了一下,誇獎這是天子的鴻福所致,光義才沒有追究。(事詳《宋史·寇准傳》)設想一下,如果接班人受到群眾的擁護,首先應該高興的是天子本人,因為這是封建王朝,兒子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建立太子是王朝的頭等大事,廢太子更是成為聖德之累而被君主看作是畏途的事情,然則光義並不對皇太子的這種群眾基礎買帳,相反還比較忌諱,和光義類似的情況就是後代的明太宗朱棣了,朱棣對兒子朱高熾一再防範,已經到了神經質的地步。原因很簡單,朱棣得國不正,他不想起他人也仿效他的做法侵奪他的權力,假使是親生兒子也不行。光義死後,王繼恩連接其他人居然要擁立已經廢了的楚王元佐做皇帝,而皇后居然還說居長為立,合乎清理,也幸虧呂端的反對才作罷。(事詳《宋史·呂端傳》)可見,皇太子雖說得立,可是地位之一般確實實在不敢恭維了。另一方面,這個王繼恩的權力之大也是一個疑問,宋代不是唐明,宦官的勢力一般化,遠沒有到專擅的境地,王繼恩代天子巡視,平定巴蜀農民起義,這是宋代特別是北宋開的第一個先例。王繼恩這麼得寵的原因何在呢?那就是只有從當年的雪夜發生的天子更替上找理由了。

補充兩點:

 

德昭死於光義的訓斥,而這個原因起自光義被誤傳已經遇難,適時,廷美和光義同往,京內留守的之後德昭等人,大臣們放著太宗的兒子不立,反就德昭,如果說這是金匿之盟起的作用,那就大謬不然了,因為金匿之盟的知情者和發動者是極其稀少的,而且保密程度很高,按照宋史的說法,趙普參與此事光義還不知道,是趙普自己上書後,光義才瞭解的,事詳《宋史·趙普傳》。那麼,留守的大臣們怎麼會得知金匿之盟呢?既然金匿之盟沒有起作用,那麼,又是什麼讓大臣們自覺的擁立德昭呢?那就是封建的基本禮法,也就是俗稱的昭穆制度,封建天下第一傳子,第二才傳給其他直系,太祖既死,天位本來就是德昭兄弟的,現在又傳來太宗的死訊,那麼擁立德昭顯然是再恰當不過的了。其實,這種觀點直到南宋還在延續。由此可見,光義自立為帝的可能性很大,至少合法程式中缺少關鍵的環節,否則後代不會那麼無緣由的質疑他的得位。

 

開封尹類同遼代的天下兵馬大元帥,都是積極謀求帝位的最佳位置,在遼代遼太宗德光本人就是這個位置上趕走了東丹國主乃兄倍的,而後,李胡、重元都做過天下兵馬大元帥,都是當時皇權的很有利的競爭者,然則他們都沒有像太宗那樣得手,可見,這樣的位置距離正統還有一段差距的。光義得到開封尹之後,不斷經營自己的勢力,從後來幹掉廷美的事情上看,藩邸舊人出力最大。光義之為皇儲並非統緒所致,而是勢所必然。

 

解讀宋初疑案“斧聲燭影”--兇器玉斧

 

斧聲燭影中有一件東西最為引人注目,那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玉斧,有人說玉斧是宋代的鎮紙,這是對的,但是,並不是唯一的解釋。根據歷史記載,南北朝時期,陳朝的創建者陳武帝陳霸先稱帝前後“夙駕兼道,衣制杖戈,玉斧將揮,金鉦且戒。”上古時代所說的刑天舞幹戚,內中的戚就是玉斧,周代祭祀太廟時,玉斧往往作為一種工具出現。

 

後來的雲南的著名的對聯中說過這句話:“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如果玉斧僅僅是鎮紙的話,那麼這句話就顯然不通了。

 

實際上玉斧特別是趙匡胤手中經常拿著的玉斧應該是一個便於攜帶的既有供皇帝把玩又有防身作用的器械。有人質疑說宋代皇帝不會帶著利器上殿的,然則到了明代,明成祖本人還經常帶有佩劍,隆平侯張信因為太子之爭一語不合就被朱棣用佩劍砍傷了牙齒,而趙匡胤和朱棣都是武人出身,身上帶著防身的工具應該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

 

但是,因此說宋太宗趙光義利用這柄玉斧殺了乃兄,則是比較荒唐了,因為那麼作案痕跡委實明顯,而且,從當時的背景看趙光義即便是動手也不會選擇這麼樣的下策。

轉載處:phpwind 7.3.2 http://yuef.org/bbs/read.php?tid-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