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之概述(一)

2012092512:14

本文登載於逢甲大學普覺佛學研究社邁向五十週年紀念特刊

「中有」之概述

--竹影--

前言

眾生的生命為何不斷的在世界舞台出現與消失?各個宗教說法不一。而佛教對此生命現象,則以依「業」而「有」的生命輪迴視之。但是雖有三世兩重十二因緣的輪迴相狀,卻是建立在「無我」的業感因果論。據此生滅循環,而產生四有輪轉,即死有、中有、生有、本有。其中「中有」存在與否的論點較富爭議,且涉及部派學說論辯。所以在不涉有、無爭辯中,依承認「有」的論點(如俱舍論、大毘婆沙論、大乘佛教、藏傳佛教採有「中有」說,但有不定之差異性例如:欲色界一般皆有「中有」,唯極善及極惡眾生無中陰,直至所至。),從定義、存在、特色、投生與轉業等等,簡擇其要,分節略述,供諸學長參考:

 

1.中有之定義

簡言之,係死有與生有間所受身體,名中有又稱中陰身;可顧名思義,是已捨報,未往生之前,於此中間,有一「業識」待因緣而趣向「輪迴之道」的「無形體」者,即中陰身。此身由意所化生,且俱有五蘊之功能。

 

2.中有之存在誰得知

1「中有」同類互見:

《大毘婆沙論》說「中有能互相見」,《俱舍論》也說「此中有身,同類相見。」但是,對於「中有」互見的情形,《大毘婆沙論》提出三家不同說法:

A.各趣「中有」唯見自趣「中有」。

B.天「中有」能俱見五趣「中有」,人「中有」能見除天趣之外的四趣「中有」,鬼「中有」能見除人天趣之外的三趣「中有」,旁生「中有」能見除人天鬼趣之外的二趣「中有」,地獄「中有」則唯見地獄「中有」。

C.各趣「中有」都能俱見五趣「中有」。
2
修得天眼通能見「中有」:

 《大毘婆沙論》說唯有「極清淨修得天眼」才能看見「中有」,所謂「極清淨修得天眼見中有」,是指在人間修得四禪而引發天眼通者,便能看見「中有」。

3佛力加持能見「中有」:

 《中陰經》說「爾時,世尊內自思惟:此中陰形,極為微細,唯佛世尊,獨能覩見。然此眾生,有學無學,一住二住,乃至九住,非彼境界所能覩見。吾今以佛威神,入照明三昧,令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覩此微形。」

 

小結:由上三點所知,能否得見「中有」與禪定有關,而且是在四禪中所得之天眼才得見。類此說法在《達摩多羅禪經》也有相似論述,故可知「中有」實非一般人或未具四禪定者所能得見。故凡夫所見『亡魂』顯非「中有」,依此義理所見應屬鬼趣眾生明矣!

 

3.中有如何存在

1)生起與處所:

  《俱舍論》說:「中有五名,意成(以為由意而生之身,非精血等外緣所成故)、求生(以常喜尋求當生之故)、食香(為以資香食而往生處故)、中有(以為二趣中間所有之蘊故)、起(以對向當生而起於暫時故)。」及《大毘婆沙論》說:「若於是處,死有蘊滅,即於此處,中有蘊生。」,可以簡述其要,「中有」皆是化生,而且是在「死有」蘊滅之處生起的。

2)趣向:

  凡夫依惑業感而有三界生死輪迴,隨重(善業與惡業先後受報)、隨習(善惡不明顯則受強烈習性偏向)、隨念(受臨命終之心念影響)此三因素決定去處。但中有依五蘊的概念,則謂:無色界無中有之說。

另「中有」在亡者的不同部位處生起亦可判斷趣向,如《大毘婆沙論》說:生惡趣者,識在腳滅。生人中者,識在臍滅。

生天上者,識在頭滅。般涅槃者,識在心滅。

《瑜伽師地論》亦說:「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隨起,如此漸捨,乃至心處。」

而《法苑珠林》中提到,有人據此進一步指出:

造善之人,從下冷觸,至臍以上,煖氣後盡,即生人中。

若至頭面,熱氣後盡,即生天道。

若造惡者,與此相違。從上至腰,熱後盡者,生於鬼趣。

從腰至膝,熱氣盡者,生於畜生。從膝以下,乃至脚盡者,生地獄中。

無學之人,入涅槃者,或在心煖,或在頂也。

《瑜伽師地論》:識最初託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託,即從此處最後捨。所以《瑜伽師地論》「後識唯心處捨。」的主張,則各趣「中有」應該都是在亡者的心處生起了。

 3)如何生存:

   佛教將滋養有情生命的資糧,歸納成四類,名為段食、觸食、思食、識食。而「中有」是否也需要四食來滋養呢?這有二種不同的說法:

A.《大毘婆沙論》:色界中有,不資段食。欲界中有,必資段食。

      若依中有一名「食香」觀之,可見欲界「中有」是以細段食的氣味為食,而在《中陰經》中有說:「中陰眾生,飲吸於風。」。故氣味必然是經由空氣流動而傳送的,且《大毘婆沙論》更進一步指出:

             有福者,歆饗清淨華果食等輕妙香氣,以自存活。

無福者,歆饗糞穢臭爛食等輕細香氣,以自存活。

B.《大般涅槃經》:「中有」只需要思食、觸食、和識食等三食,無需段食。

 

小結:故由此可略知,(1)中有生處,在欲()界與無色界有些許矛盾,值得探究;而趣向由身上部位冷熱來判別,也與中有具有因趣道不定而才出現的形體相左。但有論者指出,配合人體的不同部位說明五趣「中有」生起處的說法,是後來藏傳佛教寧瑪派在建立「中陰解脫密法」時,相當重要的理論基礎之一,所以應該給予特別的關注。

(2)而所謂四食之義,是指a.段食,意指分段而食者,又有粗、細之分;粗段食如一般食物之飯菜等,食後會有排泄物;細段食如各種氣味,食後無排泄物。b. 觸食,是以根、境、識三和合所生之有漏可意觸為緣,而滋養增益諸根。例如人之衣服隨冷暖更替、澡浴按摩等皆屬之。c. 思食,即思心所相應的意欲,是對生存的強烈欲求。思食對於生命的延續,有強大的作用。d. 識食,識指「有取識」,即執取身心,與染愛相應的識。識食有維持生命,幫助身心發展的力量。

若中有若屬有情當不離四食資生,可是中有身為意所化,有轉生過渡期,有無需要資生?還是只是業習所需?此中道理亦值得深思探究?!

 

4)中有的作用:分二種說法

A.「中有」是為了趨往受生之處而存在。是依據《俱舍論》說:「死有後,在生有前,即彼中間,有自體起。為至生處,故起此身」。「中有」亦名「求生」即「常喜尋察當生處」,故知用途只在是單純為了趨往受生之處而存在的。

B.「中有」是為了決定來生之受生處而存在。是依據《大毘婆沙論》:「若用順定受業而招生者,即無中有。若用順不定受業而招生者,即有中有。」,故知則「中有」應該是為了決定來生異熟果報而存在的。

 

小結:此二種說法,各有所據。前者以「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感中有業極猛利故」,只是在死後與再生之間,所暫時現起的五蘊聚合的生命狀態而已。而後者以業果未定,等待往生趣道。此說直接影響「中有」形態及是否轉變來生果報,與目前大乘及藏傳佛教持中陰能否得度看法相關聯。此議題也值得探討深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