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者修心迷悟之關鍵,禪門之要關,教網之司南也,藕益大師云:「此宗教之司南,性相之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 有心學佛者不可不深究。第以經旨幽玄,非智難入;出格大人,固可不假言詮,會楞嚴於自心;上根利智,亦可不依詮釋,直探經文;中下之流,不假詮釋,難透經義,此諸疏所以闡發奧義,疏釋經文,以利中下之機也。然以疏解者既眾,見理淺深亦復不同,初學者恐難抉擇,今將古今疏釋,條列如下,並加附語,希益於有志者之探尋。其中評語多依指掌及原疏文,個人私見極少,以示尊古也。
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 民國.太虛大師,於民國三、四年間,在普陀作。見虛大師全書第二十六冊。
諸疏類多依文疏解,唯此論寫法與眾不同,乃綜合闡揚全經要義,觀者宜先熟讀楞嚴經文,再看此論,方有效益。
造論之由有六:
問曰:本經自度震旦,說之者已無慮百師,今造攝論,意何所為?且了義教有多經論,曷不擇之大藏,開所未開,乃獨取義已大明之本經,增枝葉之辭乎?
答曰;略有六意造此攝論:
嘗考諸師說本經者,多列文逐句以疏解﹝諸解皆是﹞,或斷章取義以發明﹝若中峰或問、雲棲摸象等﹞;今欲用懸判簡要之辭,攝全經周圓之義,令但聞略說者總持無遺,一也。
諸師多依此經以彰自宗﹝若賢首宗、天台宗等﹞,或排餘說以局當部﹝若正脈等﹞;今欲提教網張弛之綱,顯法門開合之巧,令遍究大藏者通達無壅,二也。
本經有當部要意,諸師泛露一斑,覽者難窺全豹;今咸各別提清,令應從本經部門入道者,得專修習,三也。
本經有多艱文澀義,諸師懸解多岐,覽者終泣亡羊;今略疏通抉擇,令凡從本經文相懷疑者,悉臻明了,四也。
本經於震旦人根有深因緣,末至而天台殷勤拜求,已度則歷代廣共宏揚,隨緣利導,信解易成,說之不厭重煩,五也。
本經於震旦佛法,得大通量﹝吾別有論,嘗謂:震旦佛法,純一佛乘;歷代宏建,不出八宗;……約其行相別之,則禪、淨、律、密、教,是也。然一部中兼該禪、淨、律、密、教五,而又各各專重,各各圓極,觀之諸流通部既末概見,尋之一大藏教蓋亦希有;故唯本經最得通量。雖謂震旦所宏宗教,皆信解本經、證入本經者可也﹞,未嘗有一宗取為主經,未嘗有一宗貶為權教;應量發明,平等普入,觀之不妨互異,六也。
論有四分:
一、判攝本經文義分,分三:
(一)經序分
(二)經宗分
1、頓問頓答懸示始終全義。
2、委說委示等流智悲二教。
3、重請重告結歸理事唯心。
(三)經益分
二、會較餘部文義分
(一)會較四經
(二)會較四論
三、別明當部要意分
(一)本經始終唯令了達如來藏圓理。
(二)本經始終唯令修證如來禪妙宗。
(三)本經始終唯令頓究眾生心二本。
(四)本經始終唯令直成首楞嚴三昧。
(五)本經始終唯令選入耳根圓通門。
(六)本經始終唯令得就佛乘方便行。
(七)本經始終唯令持心戒永斷婬愛業。
(八)本經始終唯令持頂咒永脫魔邪障。
(九)本經始終唯令確立因果常住信。
(十)本經始終唯令必入解行相應地。
四、散釋艱文澀義分
經宗:若略能詮層次,純約所詮分齊,則可平分五品:
一者、破妄惑開圓悟而頓獲真菩提心。
二者、違現業趣實證而專修佛三摩提。
三者、轉異熟成法身而直詣妙莊嚴海。
四者、示七趣妄報扶律令遠離業苦。
五者、辯五陰魔境扶禪令淨除惑業。經宗全義,亦已攝盡。
論中補救天台者,部分節錄如下:
本經之首楞嚴王三昧,同否天台圓頓止觀?此之三名,同否三止三觀?三如來藏,同否三諦?亦說本經諸師一大諍也。今謂:本經文理圓足,原不必假餘部為說;然、會通之,令愈顯明;既可以華嚴之五法界、十玄門,起信之三細、六粗等疏釋本經,則本經何獨不可融天台之止觀哉!貴不偏就餘部而反乖本經耳。
其用奢摩他等三名,專配三觀或配三止,固屬非是。吾謂:若就阿難問意,雖求大乘,未明偏圓,其旨未能遽定。吾就如來所說義,本經固唯圓頓;則奢摩它者,一心三止也。三摩者,一心三觀也。禪那者,一心平等,止觀不二也。如來藏心三義者,一不可思議境三諦也。大佛頂首楞嚴王三昧者,境智、性修不二,總名曰圓頓止觀也。
交師知首楞嚴為性三昧,不知圓頓止觀亦是性止觀也,故曰「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交師知首楞嚴三昧,有由解而悟、由修而入、由證而住之三時,不知圓頓止觀亦有此三時「三時略同六即」也。
然有一義不同,交師獨若未知。不同者何?本經選聞根為修圓通要境;天台以意識為修止觀之要境。此所重者,耳根圓通;彼所重者,意識圓通;是也。為尊本經所重圓通,令聞者於聞時專心一門,即於聞時從聞思修得入流相,緣心自在;則雖以文殊簡去意識圓通者,簡去天台止觀可也。交師未言:天台止觀,非不合於圓頓教旨,但不合於楞嚴修門,庶乎侻矣。
待續